799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亮剑之军工系统 > 亮剑之军工系统 第121节

亮剑之军工系统 第121节(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首长是个战术专家,平时就喜欢跟别人讨论战术。

而王学新之前建议的“地道战”、“坑道战”、“反斜面战”这些战术,无一不不让首长感叹长江后浪推前浪。

此时一听王学新又有新战术,马上就来了兴致。

第202章 协同

对于这个试射结果,王学新其实并不意外。

现代的火箭筒虽说纸面上的数据有300米的射程,但那是在这实验室里无风情况下打出来的。

实战中只要有1m/s的软横风……1m/s的风力只能算是“软风”,也就是比无风强一点连微风都算不上。

在这种软风的情况下打300米距离的目标居然能偏离1.2米。

因此实战基本无法在300米外用火箭筒命中目标,它的轨迹甚至无法预测,不是打风偏量能解决。

此时王学新制出的火箭筒勉强能在150米处命中目标,三发一中。

这也是没用空心装药的好处之一。

王学新不是没有空心装药技术,赚点军工币向系统买就可以了。

但使用空心装药技术后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麻烦……空心装药这东西是依靠金属射流击穿目标装甲,它存在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引信引爆距离。

弹头命中目标后,如果引爆距离过长,那么金属射流的路径过长会导致射流不集中分散开导致破甲效果不好。

如果引爆距离太短,金属射流还没来得及汇聚在一起形成高温高压射流,破甲效果同样不好。

不过王学新认为这是大牛没有射击经验没掌握好风偏量造成的,要是熟练了,命中率还有进步的空间。

首长和参谋长对这一点还持有疑虑。

首长问着王学新:“王学新同志,这的确是个很了不起的成就,一百多米的距离比起咱们抱着手榴弹和炸药包去炸鬼子的坦克要好得多喽!但是,如果在平原开阔的地形上作战,我们依旧很难靠近这个距离,能不能再改进改进?”

王学新回答:“首长,它的确有改进的空间,但我却认为我们更应该改进战术,用火箭筒灵活的与敌人作战而不是单纯的追求火箭筒的精度。”

“哦?”一听到“改进战术”这词首长眼睛就亮了起来:“什么战术,说来听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