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9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凤穿残汉 > 第一百零二节 主不可因怒而兴师

第一百零二节 主不可因怒而兴师(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与此同时蔡吉环视了一圈在场的文武官吏,并将目光最后定格在了庞统身上,"上兵伐谋,攻心为上.若吾等不得幽并民心,纵使城高墙厚也难保城池不失."

看着蔡吉一步步平息将校们主战情绪,贾诩捻须颔首扬起了满意的笑意.忍让不代表绥靖,而是为了积蓄实力,等待时机发出致命的一击.只不过此时的贾诩和蔡吉都没料到这个"时机"远比他们想象中来得早.(未完待续)

诚然麴演的擅自离城给了钟繇与王凌可乘之机,但蔡吉并不希望麴演出事.所以听罢庞统报告,蔡吉二话不说便下令道,"暂且莫管袁贼,汝速派兵马北上接应武广."

"喏."庞统点头应诺静,跟着又迫不及待地追问了一句,"那平城?"

随着庞统提起话头,在场齐营文武纷纷将视线投向了蔡吉.显然如何对付平城的曹军才是众人最关切的事.果然下一刻就听蔡吉又向庞统发出了询问,"不知现下并州曹军兵力几何?"

以为蔡吉打算与曹操开战的庞统精神顿时为之一振,当即站起身走到牛皮地图前如数家珍地介绍道,"曹军于雁门共驻军两万余人,其中平城一万余人,马邑三千,武州一千,强阴三千,另有三千余人与仁卿对峙于高柳."

"哦,倒是旗鼓相当."蔡吉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于是半晌过后.贾诩收敛起思绪,缓缓道出了他为蔡吉谋定的出路,"为今之计,唯有封邦建国.方可保主上家业长存."

"分封?"蔡吉娥眉紧蹙似乎是陷入了极难决断的境地.

贾诩为蔡吉指引的这条道路,可以说是这个时代大多数诸侯所憧憬的结局.因为他们和蔡吉一样,虽个个俨然已是称霸一方的诸侯.却独缺一个正式的"名分".正所谓名不正言不顺,唯有汉天子像昔年的周天子那般许臣下列土封疆.那受封的诸侯才可以名正言顺地将手中的权力,封地,臣民,军队一并继承给自己的后代,封疆内的文臣武将也不再受朝廷管辖.至于蔡吉亦无需再为她的女子出身而烦恼.只可惜自打汉初七国之乱平定后,汉朝封国的官吏便全部由中央任免,诸侯只征收租税,从而使得封国名存实亡.握有汉天子的曹操当然也不可能放任地方上的诸侯脱离朝廷的掌控.所以此刻蔡吉惶恐的模样被贾诩视作为对曹操的忌惮.毕竟只有打到那个站在天子背后的男人,才能得到天子的分封.

然而贾诩哪里知晓蔡吉心中的惶恐,即不是来自对曹孟德的惧怕,也不是出于对汉室的忠诚.真正令她心怀诚恐的是她脚下的这片土地.依照历史原有的轨迹这片土地本该迈向持续数百年的战乱与分裂.可作为一个穿越者蔡吉能毫无顾忌地篡汉,却难以背负分裂国土的罪孽.因为她深知每一次分裂都代表着文明被颠覆,良知被泯灭.

封邦建国后,还能否在有生之年一统华夏?

蔡吉的反应再一次激励了在场的将校,就见素来主战的折冲校尉文锐出列请战,"主上,末将愿为先锋轰开平城!"

.[,!]

"对!轰开平城!""直取并州!""以山崩地裂之术教训曹军!"

眼瞅着帅帐内主战的气氛愈来愈浓烈,蔡吉却并没有顺势宣布开战,而是回头望向庞统问道,"士元可知幽并境内尚有多少王彦云?"

蔡吉的声音算不得响亮,她的问题却让原本还熙攘的帅帐瞬间陷入了一片沉寂之中.甚至就连先前自信满满的庞统一时间都失了言语.因为他也不能保证后方的城池之中不会有第二或是第三个内奸与曹军里应外合.一旦有人在齐军进攻平城的关键时刻,在后方开城门引曹兵入境必会打乱他们的阵脚.

蔡吉发觉这个问题她目前还没底气回答.所以她最终只是回了贾诩一句,"事关重大,容孤三思."

另一头贾诩亦深知封邦建国乃是需要精心经营的长远目标不可操之过急.于是此刻的贾诩没有再逼迫蔡吉表态,而是向后者进言道,"封邦建国可稍后再议,然平城之变终须处置."

耳听贾诩将话题又转回了原点,蔡吉深吸一口气稍稍平复了一下心绪,继而颔首说道,"孤明白也,传令诸将帐前议事."

贾诩没有问蔡吉明白了什么,但他确信眼前的女子不会令他失望.半个时辰后包括庞统,赵云在内的齐营文武陆续入帐就座.蔡吉端坐案前一只手仍叩在钟繇的信上,待见人到齐后她才调整坐姿向坐在她右手边的庞统询问起了麴演的行踪,"士元,汝可知武广现在何处?"

"回主上,据探子来报麴武广为追袁谭已深入草原数日,至今尚杳无音讯."庞统拱手作答,口气充满了恨铁不成钢的恼怒.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